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牙周健康新理念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口腔健康的认知逐渐加深,对牙周健康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大家知道吗?医学上关于牙周病的分类已经更新啦,它不再是你过去所了解的那样,下面蒲蒲君就给大家详细讲述一下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牙周健康新理念。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牙周病分类仍是1999年牙周病分类国际研讨会确定的,2017年11月,美国牙周病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riodontology,AAP)和欧洲牙周病学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Periodontology,EFP)在美国芝加哥联合举办了世界牙周病学研讨会,专家们在分析了大量科学依据的基础上,确定了牙周病新的分类并推广至全球,从而结束了1999年分类中较为复杂和混乱的历史。

新分类与1999年的分类的重大区别是按疾病的进展程度来分期和分度,不再分为侵袭性和慢性;新分类还首次将种植体周围疾病归入到牙周病分类中,并重新定义了牙周健康,以避免对于已成功控制的牙周炎患者的过度治疗。

影响牙周健康的因素,研讨会达成的共识为三大因素,第一为微生物因素,包括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第二为宿主因素,包括局部因素有创伤、不良修复体、解剖和牙位缺陷,系统因素有免疫功能、健康状况、遗传;第三为环境因素,像吸烟、药物等。

新分类从组织学和临床两个方面明确定义了牙周健康,其确定的牙周健康的标准为:牙周组织完整没有附着丧失或者有附着丧失但没有牙龈炎,牙周袋深度≤3mm,探针出血比例<10%;牙周炎治疗成功的健康标准是:探诊深度≤4mm,但在任何4mm的位点不能有探诊出血。

之所以将附着丧失的情况也定义为健康牙周,是基于牙周健康不仅是全口水平,也存在于单独牙位,而且附着丧失也可见于像牙冠延长术后的非牙周炎患者,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因此,尽管有附着丧失或者骨丧失的情况,但也可以被定义为牙周健康,这是本次研讨会专家们对牙周健康的一种新的理念。

原始牙周临床健康的定义为:没有牙周炎症的组织学和解剖学改变,无附着丧失、探诊出血、牙龈红肿,探诊深度小于3mm。

临床牙周健康的定义为:牙周组织完整或者受损的牙周组织中无牙周炎症,可以有牙周病史但经过治疗转变为完整的牙周组织或者临床健康状态。

以上,就是牙周健康的新理念。总之,想要拥有健康好口腔,就要及时防治牙周病。

预防牙周病的四项重要措施

1、关键是控制和消除牙菌斑,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按摩牙龈,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增强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免疫力。可炎宁高端专护牙刷,严选进口抗菌刷丝,食品级环保材质和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刷柄,细致护龈、高效清洁,呵护口腔健康。

2、除去局部刺激因素,清洁牙齿和刮除牙周的牙石、牙垢,矫正不良修复体及治疗食物嵌塞,基本可治愈。

3、补充含有丰富维生素C的食品,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4、牙周病发病后应积极治疗,初期疗效尚好,晚期疗效较差,甚至可能导致丧失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