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们易轻视的牙齿健康问题——塞牙

塞牙,是指吃完饭后,饭菜的残渣留在了牙缝里,从而感到牙齿不适的行为。塞牙在医学上称为食物嵌塞,又称嵌食症。塞牙是常见病,多见于牙周炎或老年人。但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却都不以为意,以为抠出来就没事了。事实上,健康的牙齿很少会塞牙,一旦出现经常塞牙的情况,很有可能意味着牙齿开始出现问题。下面就跟着蒲蒲君一起来了解下~

导致经常塞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注意口腔卫生就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食物残渣会产生毒素慢慢刺激牙龈发炎,进而刺激到牙槽骨,使牙齿松动产生缝隙,最终给食物残渣可乘之机。

因此,要想吃饭不塞牙,首先就得预防牙周病,坚持每天认真刷牙,可使用专门针对牙周炎问题的蒲地蓝可炎宁牙膏,富含天然植物萃取的活性精华,分子小,吸收快,直达黏膜深层,预防、改善牙周炎,呵护口腔健康。

此外,最好每半年洗一次牙,一旦塞牙,最好别使用牙签,否则只会加重牙龈损伤,应该用牙线。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爱塞牙的人都是智齿塞牙,这是因为大多数人智齿长得都不正,经常从后往前横着长,跟正常的从下往上长的牙之间出现一道楔形的沟,极容易塞牙。因此,对于这个并非“智慧”象征的智齿,还是早日求助牙医解决为好。

还有牙齿过度磨损也会造成塞牙。正常牙齿的咬合面上有许多“沟”和“峰”,便于咬断食物,同时还能防止食物滞留在牙缝附近。但随着年龄增长,沟槽被磨平,尤其是夜间磨牙的人,牙齿咬合面越来越平,嚼过的东西滞留在牙缝附近不容易排出,进而导致塞牙。因此,牙也要“省”着用,少吃坚硬难以咀嚼的东西,不要用牙起瓶盖,减少牙齿的磨损。

另外,成年人龋齿也是塞牙的原因之一。龋齿大多坏在牙缝部位,两颗牙之间坏了个洞,吃的东西就全填进去了。此时要注意及时补牙,不要疏忽大意任由其发展。新补的牙要与旁边的牙接触紧密,否则也容易导致塞牙。此外,拔牙以后若不及时补牙,旁边的牙齿都会慢慢地往这个方向生长,排列变得稀疏混乱,出现牙缝造成塞牙。

长时间塞牙有诸多害处,如:导致局部牙周组织被破坏和发炎;食物残渣对牙龈的慢性刺激,会发展为牙周炎,表现为牙龈萎缩、脓肿、常有口臭,最终引起牙齿松动,甚至造成脱落;总是塞牙还会加重牙齿局部龋坏,使食物更容易嵌塞,形成恶性循环。

总之,塞牙真的是一个不容轻视的口腔问题,经常塞牙的人,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积极治疗,这样才能解决、改善塞牙问题,维护牙齿和口腔健康。